三三言情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9部分(第2页)

清政府怕引起外衅,特别在天津设了一个“办理三口通商衙门”

,长官由户部侍郎崇厚担任。

崇厚,字地山,完颜氏,满洲镶黄旗人,中举出身。

咸丰十年底,以户部侍郎出任三口通商大臣。

哪三口?天津、登州(烟台)、牛庄。

崇厚任职后,提心吊胆,对洋人唯命是从,对教民也关怀备至。

因此,引起天津百姓的愤慨。

都骂他是“崇乌龟”

,“带犊子”

自从天津被列为通商口岸以来,洋教大兴。

教会利用势力,强占老百姓的耕田和住宅,逼得很多人家败人亡,流离失所,状告教民和洋人的事件不断发生。

崇厚假做不知,连理也不理,这样,更激起了民愤。

不但如此,天津还经常发生丢小孩儿的事情。

有人说被拐子骗走了,有人说被教堂偷去了,也有人说被洋人弄去大卸八块了。

偏巧,法国育婴堂死了一批儿童,埋在海河东岸的树林里,被野狗刨开,掏心扒肝,啃得血肉模糊。

不明真相的人,就扬言说是教会干的。

这下,老百姓更信以为真了。

一年多来,还有不少丢孩子的人家,纷纷越级上告。

曾国藩也曾收到不少状子,作为封疆大吏,不容他忽视此事。

曾国藩下令,命三口通商大臣崇厚查处。

崇厚害怕,又推给天津知府张光藻。

张光藻不敢插手,又往下推。

推来推去,推到天津知县刘杰身上。

刘杰是山东历城县人,为人耿直,忠于职守。

别看他官不大,对处理案件很认真。

他是进士出身,儒家信徒,对洋人和洋教深恶痛绝,常为国家饱受外人欺凌而愤慨。

怎奈官小职微,孤掌难鸣,唯有叹息罢了。

不过,他也有一个宗旨:在我的职权范围内,决不允许洋人和教民欺压百姓,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做个两袖清风、明镜高悬的父母官。

因此,颇受百姓称赞,有人叫他“刘青天”

闲言少叙,刘杰把案子接手后,看了状纸,又把原告传到县衙,详细了解了情况。

原告共三十一人,大多是平民百姓。

有的把男孩儿丢了,有的把女儿丢了。

大的九岁,小的四岁。

从时间上看,都是当年出的事。

刘杰让家长们讲述了孩子的相貌特征和衣着打扮,一一详记入册。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