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可惜他不是医学生,脑子里中学的那些生物知识早就不知被丢到哪里去了,能提供的帮助在他看来极为有限。
马日磾在奏书的最后,不忘弹劾荆州刺史王睿的种种无能之举。
此前盖勋对刘辩说王睿看不起武人时,刘辩曾让有司商议是否要换一个荆州刺史,但最后商议的结果还是保持原样。
当时刘辩还没当太子,又念及叛乱已平,也就没有坚持。
王睿出身琅琊王氏,东晋时“王与马,共天下”
,现在的王氏自然还没有此等影响力。
因有马日磾的弹劾在,对王睿的罢免商议再一次被提上了日程。
而接下来袁绍回京之后所要担任的职位,以及接任汝南太守的人选,同样也需要考虑。
不过在此之前,刘辩有一个问题需要得到解答。
为何受灾百姓这么多,其中无家可归者何止五万户,为何官府愿意发给土地,愿意去荆州的只堪堪有近两万户呢。
他询问卢植,得到了一份答案。
“翁叔奏书中虽未言明,但依臣想来,此愿意迁徙的两万户,大体必然不是独门独户。
而是由几十上百口,乃至于更多人口组成的宗族。
以宗族同迁往荆南。
此宗族人口至荆南后,翁叔亦会依据各自宗族而安置。”
可这仍不能完全解答刘辩的疑惑。
卢植张了张嘴,忽然不知道该不该说,但望着太子看向自己的眼神,他轻叹一口气,解释道:“有民苦于算赋、口赋。
尤以算赋为最,分为每月缴纳。
若吏治不严,乡官里吏巧立名目,上下其手。”
“此外,内郡国男丁无力前往边郡服每岁三日兵役,而不服此兵役者需缴三百钱,以此雇人代为守边,称为更赋,而今已成定制。”
口赋又叫口钱,征收对象是七岁至十四岁的少年男女,起初为二十钱。
入少府,作皇帝私用。
算赋,则是十五岁至五十六岁的成年男女每人每年向国家交钱,起初为一百二十钱,称为一算。
商人与奴婢倍之。
此二者皆属于人头税,只是如今,说不定相邻的两个郡国收取的算赋都不一样。
更赋,源自春秋时期延续下来的国人戍边传统,秦朝时仍在执行,但国家大了,百姓戍边的难度指数级增加,到了汉代便灵活变成了更赋。
此外,当郡兵也是徭役的一种。
实际上,国库里更大的收入来源是包括更赋在内的人头税,因算赋收取数额变化,数倍于田租。
卢植见刘辩已经隐约明白了他的意思,抚着胡须做出了最后总结:“是以,凡主家有名望信义者,有百姓为躲避算赋、更赋、徭役,宁愿卖身为其奴婢。”
而奴婢,除了算赋加倍,徭役之类的都是没有的,更别提能养得起奴婢之人必然与基层官吏有扯不开的关系。
所以,如果不用去考虑奴婢在身份上低人一等,那么失去土地者成为奴婢而非佃户,将会是一个性价比极高乃至于在某些情况下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刘辩听到这,心头一阵无语,合着读书修身修来的品德,倒成了积蓄私奴的助力了。
怪不得自古以来都说读书好呢!
本章完
紫色光雨下肉体重获新生,流火灵行中生命得以重塑,且看羸弱少年偶遇机缘,真我觉醒,极尽褪变,有限穿越,纵意都市,横扫荒野!无限有毒,有限最好!PS如果觉得剧情平淡,可在两章后直接跳转到第六章,后面看下去有不明白的,再回来看第三至五章,这样可能会好一点,谢…...
nbpnbpnbpnbp把生活的烦恼暂时丢开,笑一笑吧!...
对叶秋来说,在武侠中的一切也未必不是真实。(新手写作,多多包涵)...
梦想,其实真的只能做梦想想?稀里糊涂拯救世界,重生后世界随机修改,还免费得到一份工作去无数位面抢戏!...
她是个倒霉孩纸,不就是住在殡仪馆。。的旁边吗?做好事救人还错了?无意之下救了阎王要带走的人。正所谓‘阎王要你三更死,不敢留人到五更’。这不,惹毛了阎王大银,派小鬼来捉她!没关系,她从小就跟爷爷学了些驱鬼招魂之术,虽然学艺是不精,但是胆子特大啊!阎王爷又怎么了?现在是21世纪,神马都要讲道理滴。你确定要跟本王对抗?阎王大人薄唇勾起一抹邪笑,黑中泛红的眸子危险地睥睨着她,居高临下。喂,死鬼,你要干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啊!啊,啊。。赵了了一边骂,一边吓得心惊胆战。还没等她说完,一双长臂猛地将她抱起,接着眼前一黑。。从这一刻起,她跟阎王大人的缘分便开始了。出来混总是要还滴,阎王大人惹不起,谁让她惹上了他,不爱则已,一爱便地老天荒。缘分天定,无论你几世轮回,必会遇上那个拥人。一切,早已冥冥之中自有注定。...
回到大唐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生活,什么花露水蒸馏酒这些都是小玩意,当电力来到大唐一切会发生什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