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5部分(第2页)

当时推有把田地、丁口,调查清楚以后,人民底担负才能平均,不至于有一部分逃避责任,另一部分加重担负的流弊。

太祖洪武二十六年的调查;户一千六百五万二千八百六十,口六千五十四万五千八百十二,田八百五十万七千六百二十三顷。

到孝宗弘治四年重行调查的时候,中间经过九十八年的休养生息,贵州又经开辟,无论丁口和田地方面,都应当有巨额的增加,但是实得的只有户九百十一万三千四百四十六,口五千三百二十八万一千一百五十八,田六百二十二万八千五十八顷。

(田土调查在弘治十五年。

《明史·食货志》载天下土田止四百二十二万八千五十八顷。

嘉靖八年霍韬言天下额田已减强半,其言皆误。

盖嘉靖间修《会典》设以六百余万顷为四百余万顷。

今以万历本《会典》考之,应作六。

)这里的结论不是丁口、田地底减少而只是担负赋税的丁口、田地减少了。

豪门的家奴,两京的匠役,都免除了役底义务,于是便有卖身投靠和冒充匠役的人民;再不然,便行贾四方,举家舟居,调查户口的也就无从着手。

至于田地,也有拨归王府的,也有隐托豪宗的;再不然,在治安有问题的地方,当然更谈不上征收。

担负赋税的丁口、田地减少,一切的责任又加到其余的人民身上,更加造成政治上的不平。

万历五年十一月,居正疏请调查户口、田地,凡庄田、民田、职田、荡地、牧地,一概从实丈量,限三载竣事。

(《明史纪事本末》作万历五年十一月,《明史·食货志》作万历六年,《明纪》作万历七年十一月。

按万历本《明会典》卷十七有万历六年田土实数。

盖疏请在五年,而开始调查则在六年。

)这一件事业的完成,在居正归葬以后,姑且不谈。

万历九年,萧廪为陕西巡抚,尽管诏书严催调查隐田,萧廪吩咐部下只要和旧额相等,无须多报。

(《明史》卷二二七《萧廪传》)史册流传,以为美谈。

其实对于少数人的宽容,恰恰增加多数人的担负,这一点最简单的政治常识,当时人没有看到,反而认为居正底主张,过于苛刻,不能不算是历史上的怪事。

万历六年到了,大婚改在二月,筹备的程序,着着进行。

正月间司礼监文书官邱得用口传圣旨,奉圣母慈谕:“这大礼,还著元辅一行,以重其事。”

又说:“忠孝难以两尽,先生一向青衣角带办事,固是尽孝;但如今吉期已近,先生还宜暂易吉服,在阁办事,以应吉典,出到私宅,任从其便。”

大婚便得钦定问名纳采使两人:按当时的资望,正使当然是英国公张溶,副使便是居正。

慈圣皇太后赐居正坐蟒、胸背蟒衣各一袭,吩咐自正月十九日起,吉服办事。

不料户科给事中李涞上疏,认为居正有服,不宜参加吉礼,请求改命。

神宗随即谕示居正:昨李涞说,大婚礼不宜命先生供事。

这厮却不知出自圣母面谕朕说,先生尽忠尽不的孝。

重其事,才命上公元辅执事行礼。

先生岂敢以臣下私情,违误朝廷大事。

先朝夺情起复的,未闻不朝参居官食禄,今先生都辞了,乃这大礼亦不与,可乎?看来今小人包藏祸心的还有,每遇一事,即借言离间。

朕今已鉴明了,本要重处他,因时下喜事将近,姑且记着,从容处他。

先生只遵圣母慈谕要紧,明日起暂从吉服,勿得因此辄事陈辞。

(见奏疏六《请别遣大臣以重大礼疏》)

这是正月十八日的事,经过一度疏辞以后,居正暂从吉服,照常办事。

穆宗逝世以后,慈圣皇太后一向住在乾清宫,对于神宗,尽监护的责任。

现在大婚期近,皇太后退居慈宁宫,一面谕示神宗:说与皇帝知道,尔婚礼将成,我当还本宫,凡尔动静食息,俱不得如前时闻见训教,为此忧思。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