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部分(第5页)

他们不会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还要看很多分数以外的东西,所以那些真正优秀的孩子,都把课外的东西当成必修课。

益肇竭尽全力去参加那些课程之外的活动。

那会占用很多时间,他把这一切都当作他的梦想之旅上的伙伴,与它们携手同行,没有怨言,竭尽全力。

现在到了1985年,益肇高中毕业了。

他向麻省理工大学递交了申请,自信万事俱备,梦想就要实现。

很多年以后,益肇已经获得麻省理工大学的博士学位,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

有一天,和熟人谈起当年的求学经历,在回答“你凭什么进入麻省”

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说:

中国的高考制度有两个问题,一个就是一次定终身;一个是只看考试不看别的。

这是最简单的办法,但是很害人。

中国的孩子也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统统被赶到“上大学”

这一条路上来,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一个是把清华北大看成“绝对的第一”

标准是一律的。

这也很害人。

美国并没有绝对第一的学校,也没有绝对第一的学生。

学生选择学校是多样化的,学校选择学生也是多样化的。

在美国的顶尖大学强调的是你的个性、你的独特的地方,而不是你的成绩、你的名次。

美国绝对不会认为像中国那样,弄出个“某某省高考状元”

,然后在媒体上说他们怎么走上“成功之路”

所以,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区别不在于有没有选择,而是在于选择的方法的标准不同。

你在中国要想上清华,就靠分数,分数是可以计算的。

你在美国要进哈佛麻省,就没有固定的可以计算的东西。

既靠你的整体能力,也靠你的独特性,当然也有靠运气的。

比如你的数学不如另外一个孩子,但你不是一个书呆子,你对课外活动也很投入,学校可能就选择了你。

说来说去,美国的教育和美国的社会一样,就是多元化。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当年这17岁的孩子手上都有些什么,让麻省理工大学无法拒绝他的申请:

第一,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成绩。

这包括平时成绩和最终成绩,校内成绩和全国统一考试成绩。

“我相信我的成绩是前5%,但是我无法看到具体的数据,所以到底是第几名我就不敢说了。”

当面试老师询问他的成绩时,他这样回答。

我凭什么进入麻省理工(2)

第二,是很多课外组织的成员。

他是学校数学比赛代表队的队员,是中国同学会的会长,还是中学里一个荣誉团体的成员,只有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才有机会参加这个团体。

第三,有很多校园之外的工作经验。

他在每周三下午到一所医院去做两个小时的“义务工作”

,为不同科室提供服务,包括开发计算机应用程序、整理文章和做其他杂事。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