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十五节 漕运的希望(第1页)

东岳号一路从潼关附近沿河而下,为了安全,赵船长不敢全速前进。

从路上走从潼关到函谷关不过70公里,可是水路却有一百三十多公里。

这是因为河道曲折,弯弯绕绕造成的。

黄河从北往南,在华山脚下的潼关完成了90度的拐弯,转而向东北方向流去。

这里北面是0公里长。

东西走向的中条山,山北是富庶的运城盆地。

这里是魏国旧都安邑的所在,出产了河东薛氏,河东柳氏,河东司马等大家族。

在春秋战国时期,先属于晋国,后属于魏国。

奠定了秦国统一中国基础的长平之战,就是在秦国取得了这一片运城盆地之后,试图巩固对这一片地区的统治,而往东谋取上党和长平这两个交通要道时发生的。

如果当时的古人有一定的地理概念,当陉城之战之后,秦国就取得了晋朝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统一天下只是时间问题。

而黄河南岸,则是潼关和函谷关之间的缓冲地带。

当年这一片地区一直属于韩国。

出了函谷关,就是弘农杨氏的所在。

这里东边是崤山,南面是秦岭,西面是强秦,韩国当年在这里可以说是受尽委屈。

现在这里是陕州,往东去有两条道路穿越崤山,一条是崤山北路,从陕州东南的交口驿出发,经过硖石,渑州到达洛阳。

而另一条是崤山南路,经过雁翎关,到达洛河支流永昌河,再沿河东北方向而下到达洛阳。

崤山北路全长20公里,而崤山南路则长40多公里。

在唐代,崤山北路只有个驿站,南路则有个驿站。

因为崤山南路虽然山区险峻,但是只要到了洛河流域,道路就平直好走。

而崤山北路全线都是崇山峻岭起伏不平的地带,崎岖难行。

一般商旅都是走的路线远的崤山南路。

即便如此,这条路也要至少,5天的行程。

春秋时期,崤山之战便是因为秦军出入函谷关不得不经过固定的两条崤山故道,才会被晋军守株待兔。

只要把军队驻扎在陕州(当时不叫陕州,叫焦),派探子在两条路线上设下眼线。

然后在三门峡谷地和洛河谷地之间的西崤山上设伏,占据地形优势的军队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战胜,还能不放过一兵一卒。

可见崤山两路的险峻。

在唐代,这条联通东西两都的路线是全国最重要的交通干线,后来一直使用到民国时期的陇海铁路和洛潼公路完工。

此外,这片地区是中部山区的交通要道,仰韶文化就是在渑池以北的崤山中发现的。

经过了险峻的三门峡,东岳号终于停靠在陕州的水驿。

在晚上是没法跑船的,因为如果不见水面和水流的情况,就会把船开到岸上去。

李志坚给赵船长下的命令是,熟悉船只性能,找出从长安码头到青州郡最快的行船路线。

船只刚刚开过险峻的三门峡,前方七八十里则是更加险峻的小浪底,赵船长天色已晚,就下令修整。

明日一口气就可以通过这段水路,到达接近洛阳的便利水路。

只要有了动力船,陕州到洛阳的路程一下子从翻山越岭的崤山两路的三五天,缩短到一天,甚至可能一天不到。

旧时候虽然水路顺流而下比较轻便,可是逆流而上就是大问题。

唐代在三门峡附近的漕运,使用节级转运法,以避开行船困难的河段。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