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有几匹快马从南方的栈道缓缓前来,为首的骑士面容风尘仆仆。
他们的背上都是背着一个大包裹。
“终于到了,希望这次的差事,不会让殿下失望。”
他们惦记着效忠的主人,打马往太子东宫的方向前去。
李治仔细挑选他们带回来的茶叶,满意的点了点头。
年初的时候,他派遣这几人去四川境内搜罗茶叶并带回来。
这一来一去,就花了四个多月的时间。
他在四川搜罗到的茶叶,大多是绿茶和白茶。
一边认为,唐代人吃茶的习惯,是吃茶饼,也就是茶叶经过蒸煮,压实,甚至添加香料以后的固体茶。
吃的时候把茶饼用火烤一下,然后放入铜质茶碾碾成颗粒,然后筛取细末,然后加入调料和香料调成茶酱,最后用水化开,泡成茶汤喝。
这充分反映了人们面对以前没吃过的新鲜玩意,追求的一种极度繁复的审美追求。
其实如果研究一下茶叶的制备过程,你会发现,其实茶饼的茶(黑茶)在制备的前几步,和绿茶是完全一样的。
绿茶的制备过程是:新鲜茶叶---蒸青或者炒青—揉捻----整形----烘干。
日本的茶艺起源于唐代,他们所用的茶正是这种茶,而且同样是把绿茶碾成茶末,只是少了调酱,直接冲泡。
如果考虑到日本留学生最早是隋朝和唐初就过来的,加上那个时候日本人穷的一逼,根本没有钱买调酱的香料。
一般来说,跑别人家里学习,学的总是比师傅差一点,也是正常的。
因此有理由相信,隋代和唐初喝的茶,正是这种绿茶。
至于吃茶饼和黑茶的这种重口味,很可能其实是中晚唐才发展起来的。
黑茶(茶饼的茶,比如普洱)的制备过程,是在绿茶制备好以后,经过陈化,或者渥堆,进行处理后发酵而制成的。
如果是,沿着制茶工艺的发展,首先出现黑茶(茶饼),然后出现绿茶,是很没道理的一件事。
从一般事物的发展规律来,最早的茶叶,应当是最简单的茶叶。
正是这种白茶:鲜茶叶---萎凋----烘青----轻揉----烘干。
有的甚至只有两步:萎凋---烘干,连揉捻都省略了。
人们从鲜茶叶到能保存和冲泡的茶叶之间,手续最简单的就是这一种了。
因此,最早饮用茶叶的方式,应当正是这一种白茶。
现在著名的白茶有白毫银针,白毫显露这些。
因为处理过程简易,它的外表起来是最不一样的。
随着白茶的发展,绿茶和黑茶,是随后出现的两种茶。
不仅使用了更高温来处理茶叶,而且加入了揉捻整形等手段。
最晚出现的应该是乌龙茶和红茶这些半发酵和发酵茶。
很可能是在绿茶制备的产业形成之后,因为茶叶收割和茶叶处理的衔接不上,导致了堆积的新茶发生了自然的发酵,人们发现发酵后的茶叶也能进行同样的处理,并且风味独特。
所以才进一步形成了红茶和乌龙茶的工艺。
至于为什么会把黑茶和红茶制成茶砖和茶饼,其实一定是为了运输和商业的方便才形成的。
茶叶的主要利润来自于不产茶叶但是消耗茶叶的地区,比如西藏和蒙古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