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宋朝的科举和明清不同,只有三级。
只要是读书人都可称秀才,考中了才能有新的称呼。
最先要考的是取解试,这是个初级考试却也至关重要,只有通过了解试,才能参加省试和殿试。
通过解试的读书人,第一名称“解元”
,其他人称解士或贡士。
然后就是最重要的省试了。
省试在东京汴梁举行,由尚书省主持。
通过省试的称进士,宋制进士就可做官,第一名称“省元”
。
最后就是殿试了。
北宋这时候的殿试一般不黜落,只排名次。
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
,这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了。
张守要参加的就是这取解试。
取解试一般在各路州府举行,时间也是各州府自行决定的。
江南等大部分地区都是在八九月份,而福建由于较远,七月考试,“川、广尤远,又用六月”
,主要考虑的是路途问题,因为考完解试来年三月就要去汴梁参加省试了。
汴梁周围的近畿州府则更晚,像河南府这次都到了年底了才举行。
要去贡院了,走在前面的是张守,后面则跟了一大帮子人,就连溶月都来了……婶娘念叨着打听到的考试细节,一路上千叮咛万嘱咐的。
就连蕊娘也不吵着让哥哥背了,老老实实的拉着张守的手一起走。
只有叔父张成,心比较大,走在最后面跟孙胳膊一起说说笑笑的……
贡院前的广场,如今挤满了来应试的士子,加上送考的家属,上千人把个小广场挤的严严实实的。
本来只河南府是不会有这么多考生的,但因为北宋各地解试时间不一,导致其他州府的考生冒籍前来应试,“冀于多试之中,必有一得”
。
冒籍应试风险并不大,因为依照宋代政策,虽非本地人但在本地购买田产,便可拥有本地户籍,当然就能参与考试,所以家有余财者往往在其他州府购置田产,多立户头,“临时便做本贯应举”
。
另外东京西京作为京畿之地,录取名额也较多,其他州府往往是十取一二,这里却能到十取三四,也难怪别人趋之若鹜了。
像都城汴梁的“高考移民”
那就更多了,每年都有二三千人应解试……
除了考生和家长,当然也少不了各类小贩的叫卖,“查梨条”
、“柿膏儿”
等等喊声不绝,颇有些后世“瓜子饮料矿泉水,香烟啤酒方便面”
,然后“腿收一下”
的味道……
前面就是贡院了。
当然在广场上能看到的只有贡院的明楼。
这明楼大概三层高,四方形的,下檐出甍,四面都是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