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西市衙门门口支起了一个横幅,上书“购买国债全家光荣”
。
而门口则排起了长队,有汉人,也有胡人,都是带着仆役,牵着驮马,背着钱袋来购买国债。
西市门口更是有几队宫女在哪里齐声朗诵着广告词:“购买国债,全家光荣。”
。
“为国分忧,圣人垂青”
,“泰山封禅,你也有份”
,“每年得利,稳赚不赔”
。
等等一遍一遍洗脑广告。
不用说,这也是李治指点下的营销手段。
在他的干预下,首次没有官员内部认购,而是把售卖处放在了西市上,不管是谁都可以来买。
而与此同时,朝堂上茫然不知的一众文官,还在那争论不休呢。
等他们散了朝,得知第一天就已经在西市卖出去了五六万贯的国债,不禁震惊的牙都掉了一地。
不管是汉商,还是胡商,拿到这一张薄薄的国债凭证,都是无比的高兴。
本来,他们要费尽心思走门路,拉关系,才能得到官府中人的支持。
可是现在呢?掏钱就能到圣人了!
而且这还是赚钱的买卖!
只要有了这东西,谁还敢那他们怎么样呢?原来是给人当孙子,现在终于拿到了人格尊严,可以挺着腰杆做人了。
胡商蒲来福到手里的国债证明,心中无比的高兴,那心情,就好象一个小商人拿到了国宴的邀请一样。
这样的意义是能用钱来衡量的吗?要不是每人限购五十贯,他甚至都想买他个一千贯。
这样一年下来,每个月的固定收成都要有两贯多。
这样好的事,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第二次朝会,更多的争论开始了。
“臣以为,商贾之流,怎可与圣人同车驾呢?他们根本就不配,更别提去登上泰山!”
崔行功带表唐俭出来说话了。
他身后是河东郡姓,固执的认为士族才是从政的传统。
不管天下的皇帝姓杨,姓刘还是姓李,对他们而言,都是一群不懂治国之道,只是当着冤大头老板的武夫之辈而已。
“臣以为,国债就算一定要发,那也得优先官员,内部发行啊!
这等殊荣,怎能让商贾,甚至胡人给抢了去呢?我华夏还是我汉人的华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