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收入:00石(约20贯),支出:口粮6石,税2-4石(-2个成年男子),绢布半匹,差不多半贯钱(一般是自制的)。
可见当时农民的日子还算挺好过。
然后是每年劳役20天,不服的话每天交布三尺七寸,合0-40文,二十天就是00文。
另外是户税:唐武德六年开征三等户税,后来按户资产细分为九等,税从4000文到200文不等。
唐初贞观末年大概有50万户,户税收入5万贯,户税平均只有42文,所以唐初农民的日子真是好过吧?别九品官有各种补贴,可是实际上就是还没农民过得好。
问题在哪?在于唐后期授田制没有地了!
没有地是什么概念,就是授田制号称每户00亩,实际上每户只有20多亩地。
我们把上表的收入换成40石……基本上收支平衡,还不至于饿死人。
吐鲁番出土的唐代文书上每户实授田面积,正好就是大概20亩的红线。
20亩的地只能糊口,你多生两个儿子都不行!
再往后,连20亩地都没有了,农民就没法继续生活,只能选择成为大地主的佃农,以50%的地租计算,他们要耕种40亩才能养活自己的一家人。
农民不上户,国家就没有了纳税人。
就这样,土地和农民就从国家的手中,慢慢的被封建地主和特权阶级抢走。
他们有种种方式逃税,逃税的结果,就是国家养不起军队,养不起朝廷。
朝廷军队就无法控制破产农民的起义——对土地的**和特权就是封建国家崩溃的真正祸首。
正史往往将好的时代归功于明君的“轻徭薄赋”
,“贤明纳谏”
,不过是文官和特权阶级往自己身上贴金罢了。
好的时代关皇帝屁事,他日多少妃子还能把农民的生活日破产了吗。
唐代开垦土地高峰00万顷,唐太宗时代才登记有00万户,他就是天天不上朝,国家依然能蒸蒸日上,为什么?因为农民有地啊!
大家都有工作啊!
话休繁绪,李志坚接待了这几户耕作他名下的职分田的农民们。
因为官税实在是太低,因此明面上的税率肯定是不行的,李志坚便问:“你们往日的地税是多少?”
领头的杨老头回到:“之前的东家仁义,给我们开的是三斗三升。”
为什么他说仁义呢?因为私田最高的地税有石,平均也是5斗。
按这样的低税算下来,200亩地的地租就是66石,正好可以够五人一马一年的吃喝。
再文豪韩愈到底是怎么回事?韩愈在贞元十七年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两年后升官当了八品的监察御史,因此他当时大概也就是个九品待遇,和李志坚现在的情况差不多。
200亩官田的田租差不多就是个口粮,月俸00文,加上一点布匹柴炭的福利。
他肯定是买不起房的,房租一间屋至少也得500文。
做一身衣服差不多也要00文。
还得买油盐酱醋茶,官场上还要人情往来……算下来说月光族都是抬举他了!
杨老头一行人拜访了自家地的主人,留下几只鸡鸭土产作为礼物千恩万谢不加租了才走。
马老头的儿子瞪大了希翼的眼神望着主人,李志坚大手一挥:“养着生蛋,蛋归你们自己吃!”
过日子不容易,还是能省则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