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一章 离去(第2页)

金国原本没有铸币,海陵王完颜亮时始铸币“正隆钱”

,但数量不多,金国主要还是使用南宋的铜钱。

为了防止本国的铜币外流,金国法律规定:榷场贸易中“若以见钱入外界、与外人交易者,徒五年,三斤以上死’’。

为了吸引南宋铜钱,金国在榷场贸易中使用短陌。

南宋官方以77为足陌,金在与南宋贸易过程中,“有以60为百者”

,因此,1贯宋钱(770文)到了金国,至少可以当1.3贯使用。

这对于南宋商人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打个比方,人民币和泰铢汇率是一比五,你一块钱到泰国当五块钱使用,对你吸引力大不大。

同时金国占领的中原地区盛产丝织品,由于数量多,因此价格便宜。

乾道五年(1169),楼钥随团出使金国,曾问起金国绢的价格,“好绢每匹二贯五百,文丝每两百五十文,(并六十陌)”

以60为足陌计算,2贯500文合1贯500文足,按南宋77为陌计算,约合1.93贯,要比宋绢便宜。

因此,南宋商人更愿意去买金国的绢,金正是利用这方面的优势来吸引南宋的铜钱的。

密州板桥镇的海外交通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

高丽和日本的商贾、使臣、僧人等常由此到中国内地,唐朝的使臣也常从此前往高丽等地。

金灭辽,高丽以事辽旧礼称臣于金,并与金国之间开通了多条陆路通道,以前来往于高丽诸港口与板桥镇口岸间的高丽海商,多经过陆路通道进行互市贸易,走海路来板桥镇口岸进行海上贸易的商船数量骤减,板桥港昔日繁盛的港口贸易开始逐渐萧条。

然而,一些民间的商贩行船贸易是无法绝对禁止的,各地一些胆大的商贩仍冒险在板桥港进行贸易。

“海、密州米麦踊贵,通泰、苏、秀有渔民船户,贪其厚利,兴贩前去密州板桥、草桥等处货卖”

(《宋会要辑稿》)。

板桥镇在一定程度上依旧行使着它的港口作用。

这些少量的民间贸易交往受到了原本无暇顾及港口发展的金朝的欢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公元1142年(金熙宗皇统二年),金王朝在胶西即原来的板桥镇设立榷场,负责宋金双方海上贸易,与南宋互通有无,双方成交后,南货由马驮陆路北运,北货则装船南运,胶西榷场成为宋金通过海道实现交流的唯一互市市场。

此后数十年,因宋金有时对峙,榷场兴废无常,板桥镇也一度成为金兵的军港码头,但与高丽、日本的贸易往来仍未中断。

古代板桥镇东南濒临唐家湾海口,云溪洞环绕其南,东入唐家湾,“每海水潮汐,如阵马摩叠而来,稍逆云水而西不达,即回而东逝矣”

从板桥镇出发,“控东南海道,风飘信宿可至吴楚”

“三日可抵明州定海”

,可见其早已是南北往来的天然良港。

一些南宋商人绕过防备严密的宋金边界,从海上走私货物到金朝的山东。

那些边境的官员和大臣、随员们则利用职权,与宋朝商人私相贸易,牟取灰色收入。

热门小说推荐
暖婚溺爱:邪少的心尖宠儿

暖婚溺爱:邪少的心尖宠儿

谁要是得罪我的女人,这就是下场!他冷沉着俊颜,伸手将身子发颤的她紧搂在怀中,跪在一侧的男人瑟瑟发抖,不断痛苦求饶。她对于他的举动感到错愕不已。一项交易,被...

我的警花王妃

我的警花王妃

王爷是汉奸,警花戏皇帝,回古代上演无间道,到底谁是内鬼,谁又是保国之人?一切只是为了告诉大家卧底是怎样炼成的!...

文至武圣

文至武圣

漫漫长河,文道昌盛,武道繁荣。一位少年人,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一步步的走向巅峰。带着不屈,带着坚毅,以薪火传承永不息的心念,传递着华夏的文明。(也许会不合很多人的口味,但是这就是一个世界,还是谢谢你们点评。)...

万道成神

万道成神

挥袖翻云覆雨,拳出天崩地裂!...

超级园丁

超级园丁

秋天的夜晚,凉风习习,点点繁星宛如璀璨的宝石,闪烁着熠熠光辉。喧闹的都市外,有一座宁静的小院,院中奇花异草香气袭人,每一盆都是人世间绝品!一个其貌不扬的平凡少年,盘膝静静坐在青石板地面上,进行着冥想,周围墙角里,砖缝中,花丛下,蟋蟀织织叫个不停,显得分外静谧!陡然,这个少年悬空而起,好似失去了重力一般,漂浮在一人高的半空中。这不是仙术,亦不是魔法,而是身体进化产生的异能!不过,别人的异能都是与生俱来,由基因决定,而他的异能却是...

网游之江湖霸主

网游之江湖霸主

不走江湖,不问天下。无论江湖路,不管天下路,我只走自己的路。冰寒在江湖天下内,到底选择的哪一条路?断肠崖后,隐藏了何种辛秘?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他到底是会问鼎天下,还是会雄傲江湖?...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