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1下一句是——”
沈越未言,只看向张湍。
&esp;&esp;“‘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
张湍作礼对答,“孟子则曰:‘水信无分于东西。
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
&esp;&esp;“那你认为,他们二人孰对孰错?”
&esp;&esp;“子曰:‘性相近也,□□也。
’3学生以为,人性本纯,无善亦无恶,所谓善恶皆在于平生所见所闻所历所学。”
&esp;&esp;沈越颔首,悠悠道:“我曾在学宫任教,有一学生,灵心慧性,天资过人。
可惜受限于身,常惹非议。
自我还乡,常听天下人议论,言其性实歹毒。
你是兴平三十五年状元,见过我这个学生,以为如何?”
&esp;&esp;“学生不敢妄言。”
&esp;&esp;“先皇于我有知遇之恩,又将其爱女托付于我,盼其能成九五。”
沈越垂眉低叹,“可惜先皇溺爱,疏于教育。
而我为臣子,竟逃离官场以求守正守心,未能践约,有愧先皇。”
&esp;&esp;张湍垂首看茶盘汪洋无波,心有所感,喃喃低语:“死水无波,待时枯矣。”
说罢忽觉言辞不当,当即礼敬歉道:“学生失言。”
&esp;&esp;“无妨。”
沈越未放在心上,“世人秉性皆能移之,三十为恶,五十向善,亦可为善也。
养诸凤池,不知边塞苦;养诸膏腴,不知乡野苦。
出身皇家,不恤苍生,是为目短于自见。
你出身孟川名门,所见所闻,亦是管中窥豹。
既然自请离任三年,以察民情,就该多去地瘠民贫的穷乡僻壤,多念衣弊履穿的薄祚寒门。”
&esp;&esp;沈越话中提到他代赵令彻所拟檄文批判赵令僖之言,听到后灵台忽清,不由起身大礼:“多谢老师指点,学生受教。”
&esp;&esp;“家中多凿水池,是以四季湿寒,藏书易腐易蠹,需时常晾晒。
书房还有几筐旧书未晾,不与你闲聊了。”
沈越扶桌起身,眺望檐上晾书,笑说:“倘若不忌潮气,就在我这儿住下,再等日,你所求之事自然得解。”
&esp;&esp;“学生在家时也常晒书,愿随老师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