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魏土广大,东接渤海,西连葱岭,北极玄溟,茫茫数十万里,只是地广人稀,合共只有七、八千万人民,云中金城乃方今国都,第一大城,有一千七百万居民。
幽州,东临伤心海,西北依燕山,气势雄壮,乃魏国与南土接壤第一重镇,也是魏国第二大城,有口七百九十万,驻军七十万,共八百六十万军民居住在此。
前番玄奘西行,乃取西北道,出玉门关,此次李世民北伐,六百万唐军发于河北,乃取中路正北而进,军行缓重。
魏主焘崩于七月初三,新君拓跋宏继位于七月初五夜,李世民七月初九已得知消息,随即调集大军,安排太子监国,待得诸路大军集于河北,北出长城,已是八月初八。
皇帝自任天下兵马都元帅,亲统十道三十七镇四百州六百三十万大军,出榆林塞,兵指燕山,大军行临幽州城下之时,已是十月天气。
北地夏秋短促,十月天气,已是十分寒冷,有长风自伤心海上吹来,潮音呜咽,远远可闻。
北魏北平王长孙嵩,领兵二百二十万,于九月二十日到了幽州,与幽州守军会合,共二百九十万,唐军于九月三十日兵临幽州城下,北平王上城楼眺望,只见龙凤旗帜,熊罴豹彪,兵戈剑戟,一望无边,中央一顶黄罗伞盖,矗立高坡之上,映着夕阳余晖,分外鲜明。
正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北平王倒吸一口冷气,旋即镇定下来,吩咐下去,各门大将,只许坚守,不许出战,有敢擅自出城邀战者,斩!
论起魏国兵力,虽比南唐略少,但民风骁勇,良马蕃多,却又胜于唐军,所以平常也并不惧怕唐军,不但不怕,魏主焘倒常有并吞南朝之意。
然而魏主猝崩,太后临朝,附庸诸胡趁势作乱,魏国兵马,泰半已至东西两边御敌,云中金城只得二百八十万人马,北平王此次领来二百二十万,已几乎是目下魏国可调之兵的全部,北平王身经百战,乃老成之名将,负新君与太后重托,焉敢有失,仗着幽州城高壁厚,无定河环绕,故此这般吩咐下去,但守得幽州城在,便是莫大之功。
唐军驻于城前十五里外,且不进军,笳号都歇,金鼓无声,四野静寂,唯闻风卷大旗,猎猎有声,又有伤心海潮音远来奔赴,弥于天地。
唐军不动,魏军却不敢松懈,一个个手握戈矛,神志紧张,在城上来回巡弋,渐渐地落日西沉,光景昏黄。
唐军中笛声忽发,清振而起,只见三垂岗上,黄罗伞下,大唐皇帝李世民乘汗血宝马,戴金盔,倚青锋,挎雕弓,亲吹铁笛,左右三千近卫慨然作歌: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旗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此词乃李世民亲作,众人歌声中,笛声复又高高抛起,如急箭直入云间,战鼓声作,坎坎然,填填然,沉沉震动大地,魏军以为唐军欲进,张弓执戈,严阵以待。
鼓声渐急,大军徐徐分开,一彪人马自东方驰出,尽是青旗、青甲、青袍、青缨、青马,前面一杆引军青旗,上面金销东斗四星,下绣青龙之状,这一彪人马共两千五百六十人,手执战龙戟,伫立场中,一望苍苍如林。
正南上铁鼓甚急,又有一彪人马驰出,尽都是火焰红旗,红甲红袍,朱缨赤马,各秉落凤枪,前面一杆引军红旗,上面金销南斗六星,下绣朱雀之状,一望腾腾如火。
西方鼓声激烈,又是一彪人马驰出,尽是白旗,白甲,白袍,白缨,白马,前面一杆引军白旗,上面金销西斗五星,下绣白虎之状,一望芦花如雪;
北方鼓声低沉,驰出一彪人马,尽是黑旗、黑甲、黑袍、黑缨、黑马,前面一杆引军黑旗,上面金销北斗七星,下绣玄武之状,一望沉沉如墨。
东西南北,鼓声并起,势如风雷,龙凤旗开,一彪人马自中军驰出,尽是黄旗、黄甲、黄袍、黄缨、黄马,前面一杆引军黄旗,上面金销中斗五星,下绣麒麟之状,手执长剑,立定中央,不动如山。
五队人马,每队两千五百六十人,每一队又分五队,共一万两千八百人,按青黄赤白黑五方五行,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贯,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
鼓声急骤,战马长嘶,高岗之上,李世民吹笛,穆善才弹琵琶,又有念奴、永新娘子执板发歌,响出九垓,军声嘈杂,不能掩其歌声。
万军应节鼓歌声奋然而作,各持军器,明晃晃的,杂沓来去,更相攻战,乃作秦王破阵之舞,但见得场中五花纷簇,散作二十五团,五色交错,徐疾变换,乍合乍分,间以兵器碰撞、军士喊杀之声,发扬蹈厉,声韵慷慨,激起尘雾,嚣然天上,魏军在幽州城上,凛然震竦,毛发为竖,不由得将手中兵器握的更紧。
秦王破阵乐,乃二十年前,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李世民尚为秦王,作唐先锋,大破刘武周于河东,解唐之危,士庶歌舞于道,遂有秦王破阵之曲流传于世,后乃编入乐府,为破阵之舞,此时场中军士所舞,即是秦王破阵舞,舞凡三变,每变为四阵,计十二阵,像战阵之形,与歌节相应。
其时月冷龙沙,尘清虎落,天淡星稀,万军旋舞于幽州城下,一时顿足,而发大风之歌: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六百万,笑指当年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