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6部分(第2页)

妈妈先是惊讶,接着失望,后来渐渐平静下来,决定尊重儿子的选择。

“你可要想好了,”

妈妈把最坏的前景告诉儿子,“如果将来考不上大学,那就要下乡了。”

王坚选择留在自己原来的学校里读高中。

这学校就在他家门口,是杭州城里一所很普通的学校。

但他喜欢它:“它有很长的历史,校风也好,只不过升学率不高,感觉上不如‘重点学校’那么风光。”

大脑开放指数:怎样激发自己的想象力(2)

直到很多年以后,王坚还能记得那一天家里发生的事情:“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做主,又是那么大的一个决定。

家里人都有些不高兴。

我妈心里可能不同意,但是我特别感谢她尊重了我的选择。”

可是日后想起这件事的时候,他还有点后怕:“现在很难想象,我会做出那样的决定,其实我的压力也挺大的,如果后来考不上大学,那可真的惨了。”

今天我们回头来看这件事,很难说王坚的决定有什么特别动机,也许是因为那时候刚刚恢复高考,无论孩子还是父母,都还没有意识到“重点学校”

的意义,但更有可能是这孩子的性格中那种不愿“随大溜”

的意志发生了作用。

我这人好像和别的人不太一样。

读书的时候我很轻松,我不在意成绩、名次之类的东西,不在乎是不是名牌学校,也不在乎别人对我的成绩、名次或者学校怎么看。

我在小学的学习成绩其实挺差的,每次考试之后妈妈不骂我就算不错了,还记得有一次分数太差了,只好去找老师作检讨。

我曾经当过班长,但那也不是因为成绩好。

初中毕业那年,大家都在争夺“重点高中”

,我第一次感觉到分数的压力,后来想一想,其实也是可上可不上。

上了高中以后,王坚迷上办报。

那是一张油印小报,他自任主编,实际上把记者编辑美术设计甚至印刷工人的事情全都做了。

自采自编,自己刻钢板,自己印报纸,他为此花了很多时间,但却乐在其中。

他在这样一种心情中度过了三年。

高考之前的几个月里,老师天天给学生分析形势,掐着手指计算出,全班50个同学中能考上大学的人也就七八个。

王坚一看成绩单,明白自己不在老师的名单里,因为他只能排到20名之后。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当初不上重点高中是一个多么严重的问题。”

别人遇到这种情况,要么心急如焚,要么破罐破摔,只有王坚依然我行我素。

高考在即,同学们都在日夜苦读迎接挑战,他却依然和他的小报难解难分。

老师对他说:“再不把报纸停下来,你就完了。”

他想想也是,决定让他的报纸有个光明的结尾。

于是坐下来,用全部感情来写他的最后一篇文章。

他的语文老师后来说,这是他整个中学期间写得最好的一篇文章。

文章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天,他和几个同学一起去爬杭州城外的一座山,这是当地最高的一座山,偏远荒凉。

众少年攀登到半山腰上,天黑了,周围升起恐惧的气氛,而且越来越浓,谁也不敢预料前边有什么。

有人开始怀疑自己的行进路线,犹豫着不敢继续前进。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