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让一个孩子每天24个小时处在压力之中,占领他在童年时代(甚至还有少年)用来寻找快乐的全部时光,最终为了父母的期望——这是强迫;而一开始就循循善诱,说明社会规范,又留下足够的空间——这是严格。
“强迫”
的潜在逻辑是,“我是你妈”
,或者“我是你爸”
,所以“你不听我的听谁的”
。
严格但不强迫,就意味着承认孩子的天性和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习惯于”
一种规则,而不是“就范于”
一种规则。
换一句话说,问题焦点不在于是严格还是宽松,而在于是否给孩子足够的空间,是否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上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当孩子进入少年时期的时候,尤其如此。
我们发现大多数父母在孩子的早期过于放纵,到孩子读中学的时候又极端严厉,甚至带有强烈的强迫色彩。
他们的理由看来非常充分:孩子要考“重点高中”
了,这比考大学还要关键。
其实,这恰恰是颠倒了顺序。
因为我们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一个孩子能够在没有自己空间和兴趣的前提下健康成长,成为“E学生”
。
我的孩子在想什么?
这是一个父亲的难题:
我的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我的孩子到底想要什么?
我的孩子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开心吗?
我的孩子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我吗?
我的孩子为什么总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我是在让孩子做我喜欢的事,还是让我做孩子喜欢的事?
当我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是让他像我,还是让我像他?
每个父母都在为自己的孩子操心,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像自己期望的那个样子成长。
在过去的20年里,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事情都不是原来那个样子了,但是父母心目中的“好孩子”
形象,可以说是最少变化的:既不胖又不瘦,既聪明又听话。
幼年擅背古诗歌,少年精通数理化。
既不看电视,也不看小说,但一定要会一手琴棋书画。
不交朋友,不去“网吧”
,脑子里面装着“名次”
的概念,不是“第一名”
,就是“争当第一名”
。
从重点小学,到重点中学,然后不是清华就是北大。
可是这一切究竟是孩子的需要还是父母的需要?孩子的愿望,孩子的问题,孩子的需求,常常是在一种不经意的情形之中表现出来的。
父母有没有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孩子最喜欢的事情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