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部分(第3页)

这同他们对“你是否聪明过人”

这个问题的百分之百的否定形成鲜明对照。

2。

在100%认定自己非常自信的同时,又100%地有过恐惧、紧张的经历。

3。

抛弃了自信和成功联系在一起的旧观念。

事实上,建立在成功基础上的自信并不牢靠。

自信是建立在对自身价值的深刻理解上,而不是建立成功上,因为没有人能永远成功而不失败。

4。

只是在那些不够自信因而特别想要证明自己的人身上,是否成功以及别人是否认可,才显得特别重要。

真正自信的人并不在意某些“公认标准”

,比如是否超过别人。

他们更在意自己内心的感觉。

5。

教育是培养学生自信的过程。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我到底要什么?

英文difference,可以与中文里的“不同”

、“差异”

或者“特殊”

相对应,可是这个词里的另外一种含义,不仅无法和中国人的文化相对应,而且南辕北辙。

西方人使用这个词来描述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情的时候,通常表示一种强烈的赞扬。

事实上,与众不同在西方文化中总是被看作一种正面的品格,受到鼓励。

但是我们中国人往往相反,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总是给父母和老师带来烦恼。

当大人对孩子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你这样的”

、或者“怎么就你特殊”

的时候,脸色一定非常难看,那是在表示一种强烈的斥责。

如果他们说,“看看人家,你怎么就不知道学一学”

,那一定是在要求孩子把自己变得像别人一样。

2003年夏季的一天,在北京一个普通人家里,父亲和儿子之间有一段对话。

当时父亲正在电脑上写一句话:“我们站在21世纪的入口处,世界千变万化,可是整个社会都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要求我们的后代成为一模一样的人。”

写完之后,他忽然想和儿子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儿子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从小到大按部就班完成了学校的所有课程,得到很不错的成绩,但却总是对学习对学校表现出强烈的厌恶,所以父亲觉得儿子一定有话要说。

“是啊,”

儿子看到父亲写的话,当即认可,“我已经上了12年学,我和我的同学们每天都在读一样的书,做一样的作业,老师拿同一个标准来衡量我们,不是对就是错,然后我们通过同一张考试卷,然后我们奔着同样的目标——好大学。”

“你觉得不该这样?”

“要是让我自己选择,我不会这样度过我的童年和少年。”

“那么你到底要什么?”

“那……那我也说不清楚。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