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部分(第2页)

你切勿以为大姑只是一个围着锅台转的女人,事实上,大姑是一名共产党员。

早在土改的时候,十六岁的她,就是积极分子。

全国解放,她们几个未出阁的闺女,挑头成立互助组,还登上了省报。

就在这时,收到同宗哥嫂的信,希望她出来帮他们带孩子。

开头她是不肯的,但是,乡里,县里,都来做工作,最后,本家哥单位里的一个干事,专程从上海过来,要带她走。

她的爹已经死了,还有个娘,虽然舍不得,但也一个劲儿地劝她去。

老人明智地想到,去哥哥家是女儿的一个归宿。

她流着眼泪,将换洗衣服打一个小包袱,里面压着她的组织关系,跟来人走了。

这一年,她二十六岁,在家乡,对于一个闺女,这实在是太大的岁数,娘家真留不住了。

上了火车,她就把齐肩的短发窝起一个纂,似乎是向闺阁告别。

她的丰饶的青春时代,永远地留在了淮河边那一片贫瘠却亲爱的土地上。

 想看书来

21 邂逅(2)

大姑来到的时候,陈卓然家已经有四个孩子,最大的六岁,最小的那个还在吃奶,母亲却得了肝病。

父亲,就是大姑的本家哥哥,带着一身的伤,也是要人照顾的。

大姑的到来,简直是救了这一家。

她背上绑一个,手里抱一个,第三个拽着她的衣角,最大的那个,被她吆喝着打油打醋。

她的另一只手则在锅上炒菜,盆里和面,淘米洗衣,掸尘擦灰。

自她来到,这套公寓里便充斥着热辣辣的葱蒜味、豆酱味、蒸馒头的酸甜的酵母味,这就是过日子的气味,养儿育女的气味。

陈卓然初来上海时,只听得懂大姑的话。

所以,大姑就是这陌生世界里的一点熟悉,使他不至于完全与原先的生活隔绝。

当年他在接他的人背上熟睡着进了这家门,一醒来就挣着往外跑。

最后,是大姑过来,往他脏兮兮的小手里塞了半块馍,他便安静下来。

下一日,大姑放一缸热水,揿他进去,他嚎得像个挨宰的猪。

洗完,大姑还是往他手里塞半块剩馍,让他止了声。

六○年自然灾害,陈卓然已经读中学,住在学校,吃粮是定量,长身体的年龄,整日在饥荒中度过。

每次周末回家,周日晚上返校时,大姑都会交给陈卓然一个手绢包,包里是三个或四个凉馍。

到底还是孩子,又被肚饥煎熬着,自然注意不到大姑浮肿的脸和脚踝,想不到这是大姑嘴里克扣下的口粮。

那一日,游斗市委书记,老头立在高台上,车缓缓从陈卓然家的公寓底下过去。

临街的阳台、窗户,趴着看热闹的大人孩子。

大姑她,就躲在门背后哭泣。

陈卓然看着哭泣的大姑,有一刹那的好奇:大姑她是怎样的人呢?继父和大姑,这两个质朴的人,有一种使他思想沉淀的作用。

他感到一时的清澈。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